四节比赛,只有四名外援名额,这个名额数量已经非常少,但是球迷们最感到烦恼的,并不是因为名额少,而是因为在这狭窄的名额中,有一些球员的表现,简直能让自己的主队感到非常痛苦。
昨晚刚看完上海和吉林的比赛,我只有一个想法:洛夫顿是否属于内线球员?他身高198公分,却像个小坦克一样,硬是把对方210公分的中心卫撞出界外,然后又送出精准的地面传球,这种能力谁能抵挡。
更离谱的是,他身后还排着布朗、詹姆斯、琼斯,个个像开了挂。

CBA现在到底是本土练兵场,还是外援修罗场?
先说洛夫顿。
上海球迷给他起了个外号:小坦克。
不是说他胖,是说他启动那一下像坦克挂五档。
从低处接球,三秒区域内挤满了对手,他依然向前推进,抬手一送,球便擦着篮板飞入篮筐。
他眼力真不错,包夹刚发起,球就传到了三分线外刘铮手中,这让人更添烦恼。
上海这赛季能咬住前四,一半靠他拆炸弹。
广厦的布朗完全是另一种怪物。
防守时,他紧紧缠住对方的外线球员,寸步不让;进攻时,他立刻切换到快速突破状态,一个转身就超越防守者。
广厦球迷最开心的一场比赛是对阵辽宁队,布朗在第四节连续拿下12分,并且成功限制住弗格,最终帮助球队完成逆转。
那场比赛结束,我朋友圈刷屏一句话:这哪是外援,这是外挂。
天津的大卫·詹姆斯更离谱。
去年打同曦,他干了56分,还顺手抓了20个篮板。
你以为他只会蛮干?
不对,这个球员突破能力非常强,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内后卫,他经常在三分线外两步远的地方突然起跳投篮,出手之后还能迅速冲入内线抢下篮板。
天津队本土球员能力平平,不过勒布朗一人就能让对决变成顶级游戏秀场。

球迷调侃:天津买票送詹姆斯个人秀,值回票价。
吉林的琼斯是老熟人了。
年年说吉林没钱,年年琼斯扛着球队进季后赛。
去年与北京交手时,他创下过40分加三双的记录,在加时赛倒数三十秒,他先是一个退步三分球,随后又通过抢断完成上篮,从而帮助队伍锁定胜局。
吉林主场的“琼斯MVP”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我隔着屏幕都感到皮肤发麻。
你说他独?
他场均助攻比国内控卫还高。
你说他老?
他冲起来照样隔扣。
这四个人一摆,本土球员只能干瞪眼。
四节之中只有四次上场机会,名义上是让本土选手获得锻炼,实际上却把所有重担都放在了最后一节来承担。
最后一节单外,国内球员能不能顶住?
答案大多是不能。
于是比赛变成:前三节外援互飙,最后一节看谁家的本土更拉胯。
球迷看得爽,本土球员心里苦。
有人喊放开外援,有人喊再收紧,其实问题不在人数,而在质量。
CBA当前外援的NBA经历愈发丰富,欧洲赛场的最佳球员也加入竞争行列。
水平高是好事,可高到把国内球员压成工具人,就本末倒置了。
洛夫顿们越强球迷网,越显得青训苍白。
我们到底是在看联赛,还是在看外援秀?
说到底,CBA想升级,得让本土球员敢在关键时刻拿球。
否则,不论涉及四节四人,还是六人参与,最终结果都是外来球员主导,观众尽情享受,本地球员却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