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虎扑论坛有球迷抱怨,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的赛季仅进行38场较量,与NBA的82场相比,差距明显,该球迷指出,增加比赛场次对球员能力提升和状态维持有积极影响。
不得不说这个球迷的看法很有见地,38轮常规赛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确实略微不足,但是中国篮球圈对于整个联赛的场次规模难道真的没有做过任何了解吗?

并非如此,CBA联赛始终运用双循环的竞技形式,即每两队需进行两次对决,因此对抗次数与队伍规模紧密相连,在日程规划上,CBA赛事将两周五场与一周三场的方法交替使用。
CBA自1995年刚成立时只有12支队伍开始,虽然它一直在增加队伍,但队伍的总数从未突破20支,队伍最多的时候是上个赛季的20支队伍。
李元伟在担任篮管中心主任期间,曾寻求推动CBA的市场化进程,旨在提高联赛的品牌影响力,于2008-2009赛季实施了CBA队伍增加、区域划分以及常规赛时间延长等多项措施。


球队增加后,常规赛的时间被延长了,同个区域内的队伍要交手四次,不同区域的队伍则交手两次,如果当年南区有八支队伍,北区有七支队伍,那么整个赛季的比赛场次就会达到五十场,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
这次尝试可以说是参照了全球顶级的篮球赛事NBA的模式,众所周知,NBA的竞赛体系运用的是区域对抗的规则,同区域队伍间要交手四回,不同区域队伍间则交手两回,这个原则在东西两个区域都是一样的
但是不久后篮协进行了换届,信兰成接任,信兰成对李元伟的革新成果不予认可球迷网,把比赛制度调整成了双循环模式,这个做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腾讯体育官网对2008-2009赛季的回顾中提到:赛季的时长有所增加,赛事的可看度得到了改善,众多知名外援的加盟,使中国观众得以欣赏到接近NBA水准的竞技表现。
能够看出以往的革新确有一定成果,倘若中国男队希望建立起新老队员的顺利过渡,强化新生力量的基本技巧,积累赛场上实战经验十分关键,因此扩大联赛比赛数量实属必要,而究竟选择何种竞技形式更为合理高效,这或许才是篮管中心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此外,除了持续推动CBA联赛及其相关赛事,对于中国其他联赛如NBL、CUBA、大超联赛等,如何促使它们快速进步,其意义可能与发展CBA同样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