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十点半,2014青岛啤酒“炫舞激情”CBA联赛啦啦队冠军赛八进四的较量将在央视五套播出。五年前,首届赛事的六位佼佼者,代表中国成为首个走进NBA的啦啦队成员。这五年里,赛事性质由NBA选拔转变为CBA选拔,个人赛制也升级为团队赛制。体育活动正变得越来越注重观赏性,比赛的观赏性也在不断增强,这已经形成中国体育领域的一个新特点。
在美国,啦啦队的出现可追溯至1880年代的高校环境球迷网,而在中国,这一活动则始于1998年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开办。近些年,民众对啦啦队这一群体的认知逐步加深,除CBA赛事外,足球、排球、羽毛球及乒乓球等多项竞技活动也纷纷接纳了啦啦队作为表演环节。
自2009年以来,伴随“炫舞激情”的壮大,中国的啦啦队正迈向国际化的进程,逐步受到国内电视观众的关注,部分成员受邀参加NBA赛事,以此与国际潮流相融合;另一些人则借助这个平台,获得了实现成为“职业啦啦队员”夙愿的契机,个人声望也随之不断提升。

今年,“炫舞激情”活动将团体竞赛引入舞台表演。赛场中,啦啦队成员积极为CBA赛事贡献力量,热情为CBA选手呐喊助威。今晚表演现场,CBA的资深教练与选手将亮相“炫舞激情”,为各自支持的啦啦队注入动力,其中包含广东宏远队的主帅杜峰以及队员高尚,还有北京金隅队的队长陈磊。赛事显著缩短了职业联赛运动员与表演团成员之间的空间感,双方开始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互动模式,同时推动各俱乐部更加关注自身的表演团队建设。
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显著提升了运动员的公众影响力,同样让爱好者得以欣赏到水准卓越的比赛内容,在文化维度上深深吸引着观众,进而使观众产生归属意识,并且增强了活动的趣味程度。
当今体育活动日益娱乐化,比赛表演化趋势明显,"炫舞激情"这类节目的发展无疑在推动赛事革新,促使CBA啦啦队运作更趋规范,同时也有利于CBA联赛自身的成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