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集团近期发布了《2025至2026年度CBA联赛选手选拔、薪酬上限、教练聘请及转会条例》(简称为《条例》)。跟往季比较,《条例》里几项新规可能会让新一届CBA联赛出现一些不同。

上个赛季,CBA联赛的外援规则修改为每节七人次,各支球队纷纷扩充外援队伍,意图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然而,外援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一些球队开始频繁更换外援,试图找到最匹配的球员,这种行为引起了外界对于球员权益保护、联赛声誉、比赛公正性等方面的质疑。
CBA的外援薪酬上限有所降低,导致待遇对海外球员的诱惑力减弱,同时,俱乐部不断随意更换非保障性质的外籍选手,这也让外国球员对于是否加盟中国联赛有所犹豫。据某CBA外援引进中介机构消息,上赛季部分能力突出的外籍球员收到联赛报价,然而因为CBA联赛更换外援的节奏“极其频繁”,他们最终决定加盟薪金虽少但福利更好的海外其他联赛。

要扭转这种局面,新版的《管理规定》作出调整,允许俱乐部在外籍球员登记阶段继续登记四名外援,不过在该阶段内球迷网,每家俱乐部最多登记八名外籍球员。此外,每家俱乐部为同一名外籍球员提交登记申请的次数最多两次,这表明各支球队在引进外援时的风险承受能力减小,对管理层和教练组选择外援的判断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外援工资帽方面,依旧保持了上赛季的425万美元。

现在CBA联赛放开了本土球员登记的年龄门槛。按照早前的《管理章程》,运动员需满十八周岁方可为俱乐部效力参加CBA赛事,杨瀚森就因为这个章程,耽搁了一整年,才得以为青岛男队出场。最新发布的《管理规定》增加了一条条款,注册CBA联赛当年以及前一年期间,作为国家队成员参加U17或U19篮球世锦赛的球员,年龄上限可以调整到2009年8月31日,目的是防止像杨瀚森这样的年轻球员,因为年龄限制而无法提早进入CBA联赛。
新赛季CBA联赛会受全运会影响推迟到十二月份举行,不过国内球员的登记期限和去年保持一致,从八月一日持续到八月三十一日,因此各支球队将在接下来一个月里着手处理球员的买卖、调动、借用等多项工作。